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:国家三级乙等医院、国家级爱婴医院、四川省卫生单位、四川省文明单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院长投诉信箱
MORE+就医指南
前位置:首页 > 人事科教 > 科研教学 >

风湿液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骨关节病疗效观察

来源:李东伦,张永强 宜宾县人民医院   时间:2016-07-20 11:51:21
摘要:目的:探讨同步口服中成药风湿液及非甾体抗炎药(NSAIDs)治疗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。方法:选取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门诊或住院部中医诊断为痹症,西医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颈椎病、肩关节周围炎、膝关节炎的患者80例,随机分为2组,即观察组与对照组,每组40例。对照组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,口服洛索洛芬钠60mg,每日三次。观察组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洛索洛芬钠60mg,每日三次基础上,加服风湿液20ml每日三次。疗效观察结束后,比较两组患者关节症状改善情况。结果: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.5%,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.5%,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 P<0.05,差异有显著性,观察组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。结论:风湿液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洛索洛芬钠治疗骨关节病疗效显著、副作用小。
关键词:风湿液  非甾体抗炎药  骨关节病

    骨关节病,包括退行性关节炎、滑膜炎、滑囊炎、颈椎病、腰椎病、骨质增生、风湿性关节炎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股骨头坏死等。骨关节病从病理学讲,为多种复杂系统共同作用的产物,包括了生物化学、力学等等,任何一个系统的变更对于软骨细胞所处的环境而言,都会产生影响,也会造成系统的失衡[1]。关节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、关节活动受限、关节畸形、关节肿胀、晨僵、关节压痛、关节作冷、畏恶风寒、腰膝酸软、阴雨天病情加重。好发于中老年人,随着年龄的增长,骨关节的发病率逐渐增加,女性发病比例高于男性[2]。近年来本病有发病年轻化趋势,是继“心脑血管病、癌症、糖尿病”后的第四大高发病种。治疗方案分为非手术治疗(包括局部理疗、功能锻炼、药物治疗)和手术治疗。根据关节病变损害程度的不同,选取不同的治疗方案。关节病变分期为I级:日常活动不受限,II级:有中等强度的关节活动受限,但能满足活动需要,III级:关节有明显的活动受限,不能从事大多数职业或生活不能自理,IV级:丧失活动能力或被迫卧床,只能坐在轮椅上活动。一般来说,对于骨关节病小于等于III级的患者选择非手术治疗,关节病变大于III级的骨关节病患者,非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,可采取手术治疗。我院针对骨关节病变小于等于III级的患者,采取风湿液联合传统非甾体抗炎药洛索洛芬钠治疗,疗效确切。报告如下:
1.资料与方法.
1.1临床资料  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门诊或住院部中医诊断为痹症,西医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颈椎病、肩关节周围炎、膝关节炎的住院患者80例。其中女性48例、男性32例,年龄从45-72岁,平均年龄58岁。病程在2年-23年,平均病程11年。入选患者有I-III级不同程度关节病变
1.2诊断标准  中医诊断为痹症,属肝肾两虚证、或寒湿凝滞证,或兼淤血阻络证者;西医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、膝关节炎、肩关节周围炎、颈椎病、腰肌劳损、风湿性关节炎;关节功能在I-III级;疼痛视觉模拟评分≥3分。
1.3排除标准  对乙醇过敏者、关节功能分级属IV级或病情更重者、伴有其它免疫系统疾病患者、严重心肺功能异常患者、骨髓造血障碍疾病患者、近期有严重感染者、肝肾功能受损;ALT和/或AST及Cr高于正常值1.5倍的患者、周围血象如白细胞低于3.5x109/L,血小板低于90x109/L,血红蛋白低于85g/L的患者、消化性溃疡或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导致严重胃病者、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或正备孕的妇女、有精神病史者。
1.4方法  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,即观察组与对照组,每组40例,疗程均为4周。对照组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,口服洛索洛芬钠60mg,每日三次;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,加服风湿液20ml每日三次,4周为一疗程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症状改善情况。
1.5疗效评估  根据关节症状缓解及血沉、抗O、类风湿因子等理化指标恢复情况,疗效分为:临床控制、显效、有效、无效。临床控制:关节症状完全消失,功能活动恢复正常,理化指标正常。显效:关节症状消失>90%,关节功能大部分恢复,能进行正常劳动和工作,理化指标正常。有效:关节症状大部分消失,生活能自理,理化指标有所改善。无效:关节症状、关节功能、理化指标均未改善。
1.6统计学处理  采用SPSS1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,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进行X2检验,P<0.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2.结果
2.1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和检测对照组和观察组疗效,分别计数两组临床控制、显效、有效、无效例数,计算百分比。观察组临床控制率和显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,观察组与照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(P<0.05),观察组无效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,观察组与照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(P<0.05)。结果见表1。
表1  对照组和观察组疗效结果(n,%)

组别 临床控制 显效 有效 无效
对照组 8(20.0) 8(20.0) 9(22.5) 15(37.5)
观察组 16(40.0) 18(45.0) 5(12.5) 1(2.5)
2.2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,其差异有显著性(P<0.05)。结果见表2。
表2  对照组和观察组疗效总有效和无效结果(n,%)

组别 总有效 无效
对照组 25(62.5) 15(37.5)
观察组 39(97.5) 1(2.5)
3.讨论
骨关节病多发于老龄人群,女性多与男性,其发病机理是机体衰老导致软骨细胞数量减少,代谢活力下降,不能产生足以维持软骨正常需要的胶原及基质,加之局部血液微循环障碍以及长期积累性磨损、微创伤等进行性损伤,最终导致软骨的变性和软骨下骨质改变,其病理表现为软骨退变磨损、骨质硬化、囊变、代偿性骨赘形成,常伴有滑膜炎、游离体[3]。骨关节病病程缠绵,不能根治,大多数该病患者对本病认知程度低,就诊时,存在或多或少骨损害。以潮湿、高寒之地,或天气变化之时,罹患者多。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。
近年来骨关节病西医治疗已取得了很大进步,主要是缓解症状和延缓病情发展,主要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(NSAIDs)、皮质醇类固醇药等,但仅能治标,其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、肾功能损害、骨质疏松,用药期间需同步服用相应药物对抗副作用。对患者造成身体上及经济上双重负担,不宜长期使用。
中医认为骨关节病属于“骨痹”范畴,其机制为气血淤滞、络脉不通、风寒湿邪、痰瘀交结等,久病可导致肝肾两亏、筋软骨痿、骨赘增生,最终导致肢体废而不用[4,5]。祖国医学记录治疗痹症的历史悠久,且疗效颇佳。《医宗必读》对痹症治疗原则做了确切概括,主张分清主次,采用祛风、除湿、驱寒治疗。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病是指在西医的基础上辅以适合的中药、中成药、中药制剂等,标本兼治,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[6,7]。风湿液方选多味祛风胜湿、行气活血、补益肝肾中药,标本兼治。通过两组治疗比较,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,P<0.05,差异有显著性,有统计学意义。通过复查使用风湿液的患者的血常规、肝肾功、尿常规、心电图均无异常,风湿液治疗安全可靠。同时,风湿液作为中成药,比传统中药汤剂的优势是:免去了操作冗繁、不易保存及携带的缺点。所以风湿液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骨关节病疗效显著、安全方便,二者联合使用可缩短非甾体抗炎药用药时间,从而减少相关副作用的发生。值得推广。

 
参考文献:
[1]于顺禄,李德达,李世民,等.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[J].中国骨伤,2002,15(10):635-636.
[2]孙超,冯俊奇,孙军强,等.中西医结合骨关节炎局部治疗研究进展[J].中国西医结合外科杂志,2008,14(3):397.
[3]张春礼,孙梁,杨国华.退行性膝骨关节病的关节镜下分型及治疗[J].骨与关节损伤杂志,2001,7(4):285.
[4]苏瑞芬.综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20例分析[J].人民军医,2010,53(9):646
[5]谢发清.“骨炎洗剂”治疗老年性退行性膝骨关节炎26例临床观察[J].江苏中医药,2010,42(2):35.
[6]路阳海.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[J].吉林医学,2010,31(24):4140.
[7]陈广芬.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病的临床观察[J].贵阳中医学院学报,2012,34(3):100-101.